東山區/泉湧寺通與章魚燒
泉湧寺通是個美好的意外,而我在這意外裡發現美味的章魚燒。
事前,網路上有人提供私房景點,說『在泉湧寺旁的小徑,來迎院、荒神社,沿途走到今熊野觀音寺,楓葉非常漂亮』,看了地圖上那些崎嶇又複雜的小路,很擔心自己找不找的到目的地,但又想,不闖闖看怎麼知道?
意想不到,離開東福寺人潮後,在每個該轉彎的岔口都有泉湧寺三個大字與箭頭,有些旁邊還有小字寫著『泉湧窯市集,步行五分』,行走在巷弄間,發現某個丁字型路口旁架起了攤子,爐子上熱著雞肉串、炒麵等熟食,攤販正迅速的翻弄一顆顆圓滾滾的章魚燒,他豪放的將麵糊倒滿整個模具,再灑上切丁的高麗菜,我在一旁看的不禁食指大動,馬上掏錢買了一盒。
後方空地上放了許多長板凳,大家買了便捧著吃,剛做好的章魚燒熱騰騰很燙口,不像台灣的章魚燒上會灑柴魚或美乃滋,牙籤戳下去觸感更加不同,裡頭仍是綿密的半糊狀,軟趴的幾乎拿不起來,口感有點像布丁或蛋糕,說不上來的有趣卻又好吃,忍不住一口接一口嗑掉五六顆。
從章魚燒攤販開始,小巷內便擺了許多陶器磁盤餐具等等,路經某攤,我不禁停下腳步,他的釉料實在太特別,外觀是類金屬的霧黑拋出銅黃,裡頭卻是半透藍綠色!這類偏藝術感的陶器一向較貴,但地上卻擺了兩個籃子,攤販告訴我裡頭是製作成果有點問題但不影響使用的瑕疵品,原先要兩千多的杯子折下來只剩一千日幣,深愛藍綠色的我忍不住買了一個,老媽雖嫌我買貴了,十分鐘後卻也跑去其他家挑特價一百的碗盤,笑呵呵的跟我炫耀。
路上還有人示範拉胚,只見陶土在他手上一下就變成長頸水瓶,市集範圍不大,一下就出了小巷來到泉湧寺門口,但我們看門口望進去完全沒有楓葉的蹤跡,也不確定要走多久,望了望腳下走到和鞋子分家,走到半脫落的鞋底,只好決定放棄楓葉小徑。
0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