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在金工這條路上

很敬愛的T老闆在最後一天臨別時留了這段話給我:

  「親愛的,我對金工有一種純淨的尊敬,所以會說的嚴肅些,完全不是針對可愛的你。
  學習的方法百百種,每分一個類別,學習的方法與心境就都不同,學書法得墊著臨摹,但金工卻是用眼睛;書法一筆一劃都可以照寫,但金工若如此,便會窄化了可能,也可惜了身體的勞動。

  從喜歡的或欣賞的作品或作法來學習無可厚非,也是日後會一直遇到的,但透過記憶,構思,研究,猜,實驗,想辦法,然後耐下急著知道結果的心,用手藝完成,之後就會有你獨特的美感與經驗值,所以就像店有三個人有花,但處理時焊接的方法與花開的大小都會不同。

  被學的人感覺如何其實次要,當事人也不見得會知道,嚴格說起這層面的好壞,有時只在做人的眉角,但更重要的是學習的方法跟心意,這是一種修鍊與修養。將一路上瀏覽的好的作品、好的展覽當老師,是一種資訊爆炸的路徑,但學人如何做是學習最下端,學人如何想較為我所推崇,因為這才會是金工不被誤傳的學習方法--至於如何轉化成自己的語彙就靠時間跟經驗了。」

「期待日後妳的消息,
我期待妳能與妳的孤獨和平共處,
也許有一天妳會很高興自己對感情與感覺如此敏銳,
也許有一天妳會很高興妳的孤獨感傷妳也陪妳。


讀著讀著,這些字句像是化作真實的聲音緊緊纏繞心中,
『Be careful,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opy and Learn is a thin line,
去觀察、去看、去記憶,
當妳回去試做時,一定會回想,
也一定會因而有些微的差異;會加入自己的想法,
那創作出來的,
就是自己的東西,就跟原作不一樣了。』

真心地謝謝妳們,在最後還交待給我這麼重要的東西。

0 comments: